人民币国际化加速,2026年全球资产配置的核心机遇与挑战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美股、黄金等主要资产价格大幅震荡,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深刻担忧。尽管完全意义上的“避风港”资产难寻,但具备避险属性且兼具高成长价值的资产类别正吸引资本增配。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展现出独特的增长韧性,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本文EETRADE易投将从美元走势、人民币汇率、黄金资产表现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的前景,并为投资者提供策略建议。
一、美元指数:震荡下行中的不确定性
2025年,美元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导致美元指数大幅下挫,叠加下半年美联储降息及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美元指数持续低迷。截至2025年10月末,美元指数跌破100点,累计跌幅超过10%。展望2026年,美元走势将主要受以下三大因素影响:
通胀与美联储政策分歧
尽管美国通胀水平仍高于美联储目标区间,但已有降温趋势,降低了短期内进一步降息的紧迫性。美联储内部对2026年的降息路径存在明显分歧:若暂停降息,美元指数可能迎来阶段性修复;若超预期降息,美元指数的反弹空间将受限。
“关税战”与财政困境
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战”缓解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但效果有限。政府停摆、两党博弈与债务扩张困境持续发酵,加剧了市场对美元稳定性的担忧。若“关税战”再度升级,美元指数可能面临更大幅度的下行压力。
美联储换届与政策转向
2026年美联储将迎来换届,政治压力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降息操作。然而,内部分歧可能使政策转向预期不稳定。若美联储被迫实施大幅降息,美元吸引力将显著下降,甚至可能开启长期“贬值周期”。
综合来看,2026年美元指数大概率延续震荡行情。疲软的就业与经济数据、“去美元化”趋势加速以及“双赤字”问题将持续施压美元。尽管美联储的宽松政策和新一轮财政支出计划可能收窄跌幅,但美元指数预计将在100点附近维持横盘震荡。

二、人民币资产:温和升值与国际化进程
2025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先贬后升”的波动。上半年受美国“关税战”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贬至7.4附近;下半年随着中美关税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和中国经济韧性显现,人民币汇率逐步走强。截至2025年10月末,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至7.1,较年初升值3.5%。2026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将受以下四大因素影响:
中国经济中长期战略
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部署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内需市场扩大与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些举措将夯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为人民币汇率提供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与进出口贸易规模已分别超过3万亿与6万亿美元,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融资和储备货币中的使用日益广泛。预计“十五五”期间,人民币的国际化功能将进一步拓展,其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有望稳步提升。
汇率政策调控成熟化
逆周期调节因子、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的运用使人民币汇率调控体系更加完备。中国人民银行在《2025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增强外汇市场韧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预示着人民币汇率将延续稳中有升的趋势。
外贸顺差与资本流入
经常账户顺差优势持续,中美利差收窄与美元指数下行预期增强,叠加海外投资者增持人民币债券和股票,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渐进性升值动力。
综上,2026年人民币汇率有望延续温和升值走势。上半年可能因经济数据或地缘政治因素出现窄幅波动,下半年需关注中美关税谈判的不确定性。但整体来看,人民币汇率风险可控,中长期升值趋势明确。
三、黄金:避险属性与波动共存
黄金、白银等资产在2025年表现出显著的波动性。截至2025年10月末,伦敦现货黄金价格较年初上涨94%,白银涨幅创14年新高。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其上涨主要受三大因素驱动:
地缘政治与大国博弈
乌克兰危机与“关税战”持续发酵,大国博弈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2025年二季度,黄金在各国央行储备中的占比自1996年以来首次超过美债,反映出全球对避险资产的迫切需求。
“去美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美元作为制裁工具的角色引发争议,推动“去美元化”浪潮兴起。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95%的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76%的央行认为5年后黄金在总储备中的占比将显著上升。
市场看多预期增强
高盛、美国银行等机构纷纷上调黄金目标价格,高盛将2026年底金价预期从4300美元/盎司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白银与黄金的联动上涨也反映出市场对贵金属的普遍乐观情绪。
然而,2026年黄金涨幅可能渐趋收敛。一方面,连续两年高涨幅后,追涨风险加剧;另一方面,市场需关注供需平衡与不确定性事件(如美联储政策突变或地缘冲突缓解)可能引发的价格调整。比特币则继续呈现高波动性,其走势与“关税战”进展高度相关,凸显其另类投资属性。
四、投资策略建议
多元化配置避险资产
投资者可增配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以对冲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同时,关注人民币资产的中长期潜力,尤其是中国国债与股票市场。
动态调整美元敞口
鉴于美元指数震荡下行的趋势,建议降低美元资产占比,增配非美货币资产,如欧元、日元及新兴市场货币。
长期布局人民币国际化红利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投资者可通过跨境投融资工具参与人民币资产市场,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货币国际化的双重红利。
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正进入避险与增长并行的新格局。美元震荡下行、人民币温和升值、黄金涨幅收敛但仍具潜力,共同构成了2026年的核心趋势。投资者需动态调整资产组合,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在不确定性中捕捉确定性机会。人民币资产的韧性、黄金的避险属性以及“去美元化”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将为全球资本提供新的增长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