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10月收官战惨败,恒指失守26000点,后市能否触底反弹?
2025年10月31日,港股在10月的交易中以惨淡的表现收官。三大主要指数均出现明显下跌,其中恒生指数失守26000点大关,收报25906.85点,跌幅达到1.43%;恒生科技指数则大幅下跌超过8%,当日收盘下跌2.37%;国企指数也不例外,跌幅为1.91%。
今日市场表现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整体市场氛围不佳。科技股成为市场的主要拖累,阿里巴巴股价跌幅超过4%,快手和腾讯分别下跌超过3%。其他科技公司如小米、百度和京东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跌幅在2%以上。相对而言,联想、哔哩哔哩和网易的跌幅则在1%左右。
尽管整体市场表现不佳,创新药概念股却逆市上涨,三生制药的股价上涨超过11%。这一走势与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的展开密切相关。此次谈判引入了“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预计将为医药板块带来新的机会。银河证券的研报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估值调整,医药板块的结构性修复趋势已经显现,尽管公募基金的重仓持仓水平仍低于历史均值,但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支付端有望得到改善,创新药械有望受益。

行业分析
高铁基建股
高铁基建股在今日交易中表现疲软,中国中车的股价跌幅超过10%。该公司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营业收入约为1838.65亿元,同比增长2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9.64亿元,同比增长37.53%。然而,单看第三季度的表现,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1.07亿元,同比上升2.5%,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0.7%,显示出其在市场环境变化中的脆弱性。
半导体板块
半导体板块同样遭遇重挫,华虹半导体的股价下跌超过7%。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技产业在“十五五”期间将被赋予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的全产业链突破。尽管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半导体产业仍需面对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
总体来看,港股在10月的表现反映出市场的谨慎情绪,尤其是在科技股和高铁基建股的普遍下跌中。尽管创新药概念股逆市上涨,显示出医药领域的潜力,但整体市场仍需关注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投资者在未来的交易中应保持警惕,关注政策变动及行业动态,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