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饰克价重返1200元,谁在抄底?谁在观望?
2025年10月29日夜至30日,国内黄金市场迎来了小幅反弹。知名品牌周大福、周生生等的足金首饰价格从1198元/克快速回升至1200元/克以上。与此同时,国际金价也在10月30日结束了“四连跌”,COMEX黄金期货价格单日上涨2.45%,重新站上4000美元/盎司的高位。
一、近期市场波动背景
在此次反弹之前,市场经历了剧烈的波动,短短7个交易日内,黄金价格每克下跌超过70元。这种剧烈的“过山车”行情使得消费者的行为出现明显分化:部分消费者抓住回调时机积极购买,而另一部分则因金价持续高企,转而寻求“平替”产品,例如金包银首饰或者直接购买低克重的黄金产品,如金豆、金箔等,显示出消费者在高价环境下的理性选择。
二、反弹动因解析
政策与市场的多重博弈
此次黄金价格的反弹不仅受国际市场影响,还与国内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美元走强以及各国货币政策的调整,都为黄金市场的价格波动提供了背景支持。同时,我国政府对黄金市场的监管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行为。

三、市场消费新生态
价涨量跌的消费现象
虽然黄金价格高企,但消费者的反应趋于理性。在市场上,部分消费者因金价的不断攀升而选择观望,或转向“一口价”金饰和“以旧换新”服务。有珠宝专柜的销售人员表示,今年以来低克重黄金制品的销量相对较好,显示出消费者在高金价下的选择多样性。
产业链上下游业绩分化
黄金价格的高涨对产业链不同环节产生了不同影响。上游的矿产企业由于金价走高,业绩表现较为理想。然而,下游零售端却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以周大生为例,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35%,这反映出高金价对终端消费的抑制作用,尽管整体市场价格在上涨,但实际销售量却出现下滑。
四、理性配置与市场展望
面对市场的波动,专业机构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理性配置。对于婚嫁等刚性需求,消费者可以考虑选择合适的时机入手,而无需过度追求最低点。在投资性需求方面,专家建议更加谨慎。多家银行机构建议,黄金的配置比例应控制在总资产的5%至15%之间,强调黄金应作为长期避险和资产多元化的工具,而非短期投机的目标。
在市场展望方面,机构对黄金的长期走势持乐观态度。大华银行已经上调了黄金价格的预测,预计到2025年第四季度黄金价格将达到4000美元/盎司。中信证券也预判,贵金属在经历短期调整后,可能会重新回到上涨的轨道。
综上所述,国内黄金市场的反弹与国际金价的回升相辅相成。在不确定的经济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愈加凸显。面对金价波动,消费者和投资者均需保持理性,合理配置资产,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随着市场的逐步稳定,黄金行业的长期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