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长牛不止靠盈利?供需失衡或是幕后推手!
在过去的15年里,美股经历了一轮持续上涨的牛市,尽管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因素众多,但其中一个关键推手却常常被投资者忽视。许多投资策略师能够轻松列举出股市上涨的多重原因,不过,真正推动美股稳步走高的,或许是更深层次的供需关系。
一、美股稳步走高的众多因素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的团队指出,以下因素为美股的上涨提供了重要支撑:
企业利润率的扩大:
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美国大型企业的利润率稳步增长,盈利波动性有所降低,这为股市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资产负债表的改善:
标普 500 指数成分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浮动利率债务几乎清零,这意味着企业在借贷时面临的风险大幅下降,财务状况更为稳健。
科技巨头的崛起:
微软、苹果等科技巨头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格局,还为市场贡献了巨额的利润,成为了股市上涨的重要动力。
不过,这些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美股的持续上涨。
二、供需失衡的重要性
摩根士丹利资产管理公司市场与投资策略部门主席迈克尔・森巴莱斯特(Michael Cembalest)在其最新报告中提到,供需失衡对股市的影响被普遍低估。他指出,股市的供给减少与需求持续增加的趋势,是近年来美股能在多重冲击下保持韧性的关键因素。
净供给的持续减少:
自 2011 年以来,美股的净供给总体呈现出收缩的趋势,尽管新冠疫情期间曾出现 IPO 活动的短暂繁荣。森巴莱斯特强调,企业回购自家股票是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老金资金的持续注入:
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和固定缴费养老金计划的资金注入为股市提供了强大支持。他提到,尽管这些资金在标普 500 总市值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每年仍有约 1.5 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市场,这些资金需要找到合适的投资去处。
市场的韧性:
尽管在 2011 年以来,投资者面临过多次抛售,但只有两次演变为熊市。2022 年的熊市导致标普 500 指数创下 2008 年以来最差的年度表现,而 2020 年 3 月的新冠疫情引发的抛售则迅速被市场恢复。
三、当前市场的回调
近期,美股市场出现了小幅下跌。标普 500 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均连续三日走低,成为自 3 月以来首次同时出现如此下跌趋势。这一现象可能反映出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持续上涨行情的重新评估。
四、总结
美股的长期牛市背后,除了企业盈利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外,供需失衡的因素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潜在的市场动力,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冲击,提高市场的韧性。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供需关系在金融资产价格中的作用,是把握市场脉动的重要一环。虽然当前市场面临一些调整,但这一长期趋势中的核心因素仍将继续发挥作用,值得投资者在未来的投资决策中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