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放量波动,美联储降息后,机构集体看好后市
自美联储于9月18日宣布降息之后,港股市场出现了显著的波动性,短期内虽然经历了冲高回落,但整体放量的走势引发了众多机构的热议。分析师们普遍认为,这种波动现象背后隐藏着多重因素的共振,未来港股市场仍然具备不少看好前景的理由。
一、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与港股反应
美联储此次降息被广泛视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回应。降息不仅能够降低借贷成本,还能刺激消费和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不过,降息后港股表现出短暂的反弹与随后回落的趋势,显示出市场参与者的获利了结心理。招商证券国际在其9月18日的报告中指出,降息“靴子落地”后,市场上部分资金可能选择获利了结,导致市场短期波动加剧。
二、外资流入的潜力与估值洼地
尽管近期港股出现了波动,但外资对港股及其他中国资产的配置仍显得偏低。招商证券分析认为,降息后,外资有较大的增配空间,尤其是在港股仍处于全球估值洼地的背景下。结合中国“新经济”资产的盈利支撑,港股在中长期内的上涨潜力不容小觑。
降息使得美国与新兴市场的利差收窄,这一变化可能推动国际资本流向香港等新兴市场。与内地市场不同,香港没有资本账户管制,因此能更直接地受益于降息带来的资金流入。

三、利率与流动性的双重作用
中国银河证券的研究指出,在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下,港元利率下行与外资回流的双重作用将有望改善港股流动性。一方面,自8月中旬以来,1周HIBOR(香港银行同业拆息)有所上升,显示出短期资金成本波动的迹象,但降息后美元走弱预期将推动港元利率中枢下行。
另一方面,自8月以来,外资对港股的配置偏好集中在特定行业,主要包括科技、金融以及部分消费和制造行业。特别是在科技和医药领域,外资的青睐程度显著上升。
四、优质资产的价值重估与行业前景
中信建投在其报告中提到,中国正处于优质资产的价值重估阶段,随着港股部分企业的盈利悲观预期被逐步消化,港币兑美元的汇率趋于稳定,并且受益于美联储的降息,港股后续表现仍有支撑。当前AI叙事的持续以及创新药领域的催化要素,使得相关行业在产业趋势推进中愈发受到关注。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港股市场的良好基础,机构分析师们对于未来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尤其是在新经济和高科技领域,投资者可留意潜在的投资机会。
五、总结
综上所述,美联储的降息政策为港股市场带来了显著的波动,然而在外资流入、利率下行及优质资产价值重估的多重驱动下,市场前景依然乐观。投资者在当前环境中应关注行业结构性机会,尤其是在科技、金融及医药等领域,合理配置资产,抓住市场的反弹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