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黄金47次创新高,配置5%-20%底仓最稳妥
在全球金融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近年来,国际金价的表现更是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2025年国际金价创下了47次新高,2024年也创下了将近30次新高,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绝无仅有。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的涨幅达到54%,在全球大类资产中的表现名列前茅。那么,是什么因素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投资者又该如何进行黄金投资呢?
一、黄金价格上涨的背后因素
世界黄金协会有一个黄金价格的归因模型,将影响黄金的因素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美元的利率、地缘政治风险、全球买卖黄金的势能和黄金自身的基本面。而目前,在多项黄金需求中,有两大核心支撑推动了金价的走强。
(一)全球黄金ETF持仓大幅增长
黄金ETF是世界黄金协会于2002年推出的创新金融产品,它通过将黄金现货与ETF指数挂钩,实现了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上市交易。截止2025年三季度,全球黄金ETF持仓增长了619吨,创下历史纪录。这一增长成为推动金价走强的关键力量。黄金ETF的受欢迎,是因为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便捷、低成本的投资黄金的方式。投资者无需直接持有实物黄金,只需通过证券账户就可以买卖黄金ETF,从而参与黄金市场的投资。
(二)各国央行持续加码购金行为
全球央行购金已实现连续13年增长,尤其在2022年至2024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量规模实现阶梯式跃升,从500吨量级稳步攀升至1000吨量级,形成了强劲的刚需支撑。即使是在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总量也达到了634吨。今年6月,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CBGR)数据显示,逾九成(95%)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这一比例创下自2019年首次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也较2024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7个百分点。各国央行持续购金,主要是出于对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稳定性和保值性的认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黄金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帮助央行稳定国家的金融体系。

二、黄金需求的其他方面
除了黄金ETF和央行购金,黄金需求还有三个方面,包括黄金饰品、科技用金以及金条和金币。在这五个方面当中,只有金饰需求量是在减少的,背后是高金价抑制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但如果把金价考虑进去,金饰需求量对应的价值仍然是在增长的,这也体现了黄金饰品的保值增值。
三、黄金的长期投资价值
回溯时间维度,无论是过去1年、5年、10年、20年,还是拉长至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近50年,黄金的长期收益表现极具稳定性。叠加今年以来的涨幅,过去50年间,美元计价的黄金平均年化回报率约为10%,这充分印证了黄金提供持续稳定回报的核心能力。
针对黄金投资,王立新认为,不要把黄金当作短期套利工具,去赌一时的涨跌,而是将其纳入资产底仓配置,视为一项战略性投资选择。与短期价格博弈相比,“黄金+”产品的价值在于通过黄金的稳定性,提升组合整体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黄金能够有效对冲权益资产的波动性,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因子。
据世界黄金协会此前介绍,业绩基准或资产配置策略中配置5%以上黄金的多资产组合称为“黄金+”产品。目前,公募基金(含FOF及养老FOF)和银行理财市场已出现各类配置了黄金的“黄金+”产品。市场上有公开数据的“黄金+”产品,大部分配置了5%至10%的黄金,个别产品黄金配置比例达到30%。
四、黄金投资的核心原则
在黄金投资中,最难的就是把握时机。为此,王立新提出了三条核心原则:
(一)切忌“All-in”
投资黄金不是赌博,不应抱有投机心态一次性重仓押注。因为黄金价格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如果一次性重仓投入,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二)克服犹豫心理
投资黄金永远不嫌晚,最好是分批逐步买入。分批买入可以平均成本,降低因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三)控制黄金在整体资产中的比重
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建议配置比例在5%-20%之间。这样可以在保证资产稳定性的同时,避免过度依赖黄金投资而带来的风险。
在黄金价格波动频繁的当下,投资者不应纠结于短期的涨跌,而应将黄金纳入资产底仓配置,遵循合理的投资原则,以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