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机器人概念股暴涨,机构看好10年产业大周期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AI热潮正引发新一轮科技叙事,11月26日,港股机器人概念股也随之再度集体走强,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
一、港股机器人概念股集体上扬
当日,极智嘉-W(02590.HK)、三花智控(02050.HK)均涨逾4%,力劲科技(00558.HK)等个股也纷纷跟涨。这一强劲的走势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推动。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车企的新款机器人得以集中展示,为板块行情带来了短线催化。众多参观者在车展上近距离感受了机器人的魅力,这些先进的机器人展示了其在智能交互、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卓越性能,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从而刺激了港股机器人概念股的上涨。
二、整机企业明确量产计划,注入发展动能
开源证券研究指出,目前以特斯拉、小鹏为代表的整机企业明确了量产时间表并启动机器人工厂建设,这为产业链注入了强劲信心与发展动能。这些整机企业在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和资金,致力于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
从公开资料来看,广汽集团已有多种机器人产品于2025年上半年在康养、安防场景展开示范应用。在康养场景中,机器人可以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病人护理,如帮助病人移动、监测生命体征等;在安防场景中,机器人能够进行巡逻、监控等工作,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公司还计划年内在广州设立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示范区,这将为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实践平台。到2027年,广汽集团将启动大规模量产,届时其机器人产品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蓝思科技预计今年人形机器人出货3000台以上,并且计划在2026年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机组装规模翻番。这显示了蓝思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积极布局和发展决心。该公司在电子制造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其在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小鹏汽车此前也透露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销量超过100万台的目标。小鹏汽车在智能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方面的积累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机器人产业商业化加速,市场前景广阔
从中长期层面来看,在整机厂商加速推进产品降本与应用场景拓展的大背景下,机器人产业的商业化正步入加速阶段。咨询机构贝恩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洞察》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未来5至10年将进入黄金发展期。预计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销量有望达到600万台,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在乐观情形下,销量或将超1000万台,市场规模达2600亿美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上述提到的康养、安防、汽车制造等领域,机器人还可以在物流、教育、娱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物流领域,机器人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搬运和分拣,提高物流效率;在教育领域,机器人可以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娱乐领域,机器人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娱乐体验。
四、资本市场热衷,产业发展获有力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本周“港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成功完成一笔总额超30亿港元配股融资,进一步表明当前资本市场对机器人赛道的热衷。据优必选公告称,此次配售资金75%将主要用于收购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以抓住人形机器人落地工业制造应用场景的机遇。这反映出其作为内部参与者对行业未来规模增长的预期判断。
优必选的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其整合产业链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通过收购上游企业,优必选可以获得更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和先进的技术;通过收购下游企业,优必选可以拓展销售渠道和应用场景。这将为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东吴证券认为,具身智能浪潮下,人形机器人成为AI最佳载体,有望迎来10年产业大周期。从产业进展来看,2025年机器人已成功开启小规模量产,各零部件环节加速迭代与扩产,整体产业链有望于2026年加速爆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港股机器人概念股有望继续保持强劲的走势。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企业的发展动态,把握投资机会。同时,企业也应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拓展应用场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