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港股在中国股票配置中的合理占比
中信证券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2025 年初以来,港股市场已进入技术性牛市,而 A 股则整体处于震荡状态。随着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港股在中国股票资产中的配置比例引发了广泛关注。该行认为,港股在中国股票资产中占比 40%-50% 是合理的,这为许多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公募基金提供了增配的空间。
一、港股的市场表现
中信证券指出,自 2025 年初以来,港股市场表现强劲,净流入资金接近 4000 亿港元。通过对沪港深三地市场的主要指数进行分析,港股的市值占比均超过 40%。截至 2025 年 3 月 16 日,港股市值占比情况如下:
中证沪港深 300 指数:港股市值占比为 48%。
中证沪港深 500 指数:港股市值占比为 45%。
中华沪深港 300 指数:港股市值占比为 49%。
MSCI China 指数:港股市值占比超过 60%,且前十大成分股均为港股及美股中概股。
二、港股与 A 股的市值对比
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港股在主要指数中的市值占比大致在 45% 以上,具体如下:
恒生指数与沪深 300 的市值对比:港股占比约为 45%。
中证港股通 50 与中证 A100 的市值对比:港股占比约为 55%。
中证港股通 50 与上证 50、深证 50 的市值对比:港股占比约为 53%。
此外,基于中信证券构建的 “A 股新核心资产 30 组合” 和 “港股新核心资产 15 组合”,港股的占比也达到了 51%。
三、机构投资者的港股配置现状
截至 2024 年底,公募主动型基金中具备港股投资权限的产品平均对港股的持仓仅为 25.5%。在 2024 年四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仅有腾讯控股一只港股。这与港股通可投比例的 50% 左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春节后,国内主动权益基金迅速提升了港股仓位,成为南下资金的重要力量。
四、港股配置的理由
中信证券指出,港股的优质资产独占性和龙头公司业绩亮眼是加大配置的主要原因:
新经济核心资产的独占性:
港股市场集中了一系列新经济方向的核心资产,如国产算力、互联网、智能车和创新药等。这些行业的优质公司在港股上市,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共识。
港股公司盈利表现优异:
港股的核心资产整体盈利表现亮眼,许多公司的净利润率和营收增速正在恢复中,随着经济回升,这些公司的盈利改善空间将大于当前估值修复。
总结
中信证券的研究表明,港股在中国股票配置中应占据 40%-50% 的比例,尤其是在港股持续走强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应考虑增配港股,以把握潜在的投资机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港股的表现及其在整体资产配置中的合理比例。
港股投资选择eetrade,免费开户,直接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