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研报:投资中国市场的两大热点问题解析
今年年初以来,中国股市表现突出,吸引了众多海外投资者的关注。尤其是香港股市的涨幅明显优于 A 股,同时,科技股的表现也引领了这一波上涨。面对 “继续投资港股还是转向 A 股”、“选择科技股还是非科技股” 的问题,高盛在其最新报告中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选 A 股还是港股?
高盛的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指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向时,最常询问的问题之一就是要继续投资港股还是转向 A 股。过去三个月,香港股市的表现明显优于 A 股,年初至今,香港恒生指数的涨幅比上证指数高出近 16 个百分点,这一差距接近过去十年的顶峰。因此,投资者是否将资金从港股转向 A 股的犹豫是可以理解的。
港股的极端表现:
高盛早前指出,港股相对内地市场的极端表现将导致之后几个月的均值回归,或回报差距缩小。 根据高盛的 A-H 轮换模型,历史上解释两个市场之间战术相对回报的多个因素表明,未来 3 个月 A 股可能会适度优于港股。
投资组合建议:
尽管 A 股的估值更具吸引力,但大多数资产配置者和选股策略仍偏好港股。这是因为港股市场中有众多流动性强、规模大的公司,特别是在软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高盛建议投资者继续围绕中后期人工智能受益者寻找港股标的,并在 A 股中寻找精选消费和周期性行业的阿尔法机会。
二、选科技股还是非科技股?
除了 “港股还是 A 股” 的选择,投资者同样关注 “要继续投资科技股还是转向非科技公司”。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上涨主要由科技股推动。根据高盛的数据,尽管 MSCI 中国指数年初至今上涨了 18%,但如果排除中国十大互联网和 AI 科技公司,该指数的涨幅将仅有 7%。
科技股的集中度:
高盛指出,市场中科技股的集中度并不罕见,历史上类似的现象在 2015 年和 2018 年也曾出现过。在美国市场中,美股 “七姐妹” 的权重曾高达 33%。
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来看,AI 技术股在整体市场中仍占较低的总收益权重,市场领导者在竞争中延续卓越表现的潜力依然存在。
市场转向非科技股的条件:
高盛认为,市场重心从科技股转向非科技股的必要条件包括:广泛的经济复苏、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企稳,以及通货再膨胀路径形成的明确迹象。预计这些条件更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实现。
投资策略建议:
在此之前,高盛建议投资者关注消费经济和周期性领域的阿尔法机会,而非一般部门的贝塔机会,认为在市场尚未转向非科技股之前,科技股仍将保持强劲表现。
三、总结
高盛的研报为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做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面对 “选 A 股还是港股”、“选科技股还是非科技股” 的两大热点问题,高盛建议投资者保持灵活,根据市场动态和经济指标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在港股和 A 股之间的选择上,投资者可以关注 AI 领域的机会,而在科技股和非科技股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逐步转向消费和周期性行业。通过综合考虑市场表现和经济条件,投资者能够更明智地布局未来的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