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trade:港股和A股怎么联动的,谁影响谁
港股与 A 股的联动性近年来显著增强,呈现出双向传导和内地主导的特征。本文将深入探讨港股与 A 股的联动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趋势,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市场动态。
一、联动性演变:从 “依附美股” 到 “联动 A 股”
1. 历史依附美股(2020 年前)
在 1970 年至 2019 年期间,港股与美股(标普 500)的相关系数高达 0.76。这一阶段,港股在美股暴跌时常常同步下跌,例如在 2008 年次贷危机期间,港股也经历了剧烈波动。这主要是因为港币挂钩美元,加上外资占比高(曾超过 50%),使得港股流动性受到美联储政策的主导。
2. 转向联动 A 股(2020 年后)
自 2020 年起,港股与美股的相关性显著下降,降至 0.2 以下,而与 A 股(沪深 300)的相关系数则上升至 0.87,成为亚太地区最强关联市场。典型的例子包括 2021 年和 2023 年,港股与美股的走势出现背离,但与 A 股的涨跌却高度一致。
二、联动增强的原因
1. 南向资金重塑港股流动性
南向资金的流入对港股流动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25 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达到 7300 亿港元,同比翻倍,推动港股的日均成交额接近 A 股,恒生指数的换手率已追平沪深 300。这使得港股的流动性依赖从 “海外外资” 转向 “内地内资”,资金逻辑与 A 股趋同。
2. 基本面深度绑定
港股中有 73% 的企业为中资股,贡献了 90% 的净利润,盈利周期与内地经济的走势密切相关。例如,消费和银行股的表现往往与内地经济的变化同步。此外,AH 溢价的收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南向资金大举买入港股银行股,推动 AH 溢价指数从 2024 年的 160 点降至 2025 年 6 月的 128 点。
3. 互联互通机制深化
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使得两地投资者的交叉持股激增。2023 年新增的大宗交易互联互通,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便利,加速了两地市场的定价趋同。
三、谁影响谁?双向传导中的 “A 股主导力”
1. A 股对港股的影响
情绪传染:A 股的政策利好或风险事件会快速波及港股。例如,2024 年的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可能会对港股产生积极影响。
资金碾压:内资在港股交易额中的比重从 2020 年的不足 20% 上升至 2025 年的超过 40%。南向资金的单月成交额可达 2.3 万亿港元,直接主导港股的短期波动。
2. 港股对 A 股的影响
外资通道作用:港股的暴跌可能引发外资撤离中概股,从而间接影响 A 股。例如,2022 年的互联网监管风暴对 A 股产生了负面影响。
AH 折价套利:港股低估值品种吸引南向资金,可能促使 A 股同类板块的估值修复。然而,实证研究显示,港股对 A 股的影响仅约 20%,而 A 股对港股的影响则达到 30%。
四、未来趋势:联动深化与轮动机会
1. 流动性趋同加速
随着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港股的换手率有望超越 A 股,折价资产(如金融、能源)将首先填平 AH 溢价。
2. 轮动机会浮现
高盛的模型预测,未来三个月 A 股可能跑赢港股,因为政策更直接利好 A 股的消费板块(如家电和白酒)。而港股的红利资产(如银行和电信)仍具备配置价值。
总结
港股与 A 股已经形成了 “双向联动、内地主导” 的新生态。长期来看,基本面的绑定和资金融合使得港股日益 “A 股化”;短期内,A 股通过情绪和资金渠道显著影响港股,而港股对 A 股的影响则主要集中在外资情绪和折价套利方面。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南向资金的动向,关注 AH 溢价收敛的板块,同时警惕美股波动对港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