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trade:黄金连续两周下跌,普通人该抄底吗
近期全球黄金价格经历调整,连续两周下跌至3250 美元/盎司,同时全球央行对黄金的购买意愿却在上升。普通投资者在此背景下,究竟该如何选择?
一、金价下跌的原因
6月30日,现货黄金价格一度跌破 3250 美元 / 盎司,连续两周下跌,刷新了一个月的新低。分析认为,这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地缘冲突缓和: 近期国际局势相对稳定,地缘政治冲突的缓解使得投资者对黄金的避险需求减弱。
经济数据回暖: 美国及其他地区的经济数据表现回暖,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降低了对黄金的需求。
美联储政策: 美联储近期发布的言论显示其不急于降息,进一步打压了黄金的避险属性。
尽管金价下跌,但作为 “避险资产” 和 “硬通货”,黄金的价值依然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
二、央行购金潮的现状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近期发布的《2025 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95% 的受访央行表示未来 12 个月内将继续增持黄金,这一比例创下自 2019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近 43% 的央行明确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黄金储备。
此外,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的一项调查显示,32% 的央行计划在未来 12 至 24 个月内增加黄金敞口,创下过去 5 年来的最高水平。我国央行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5 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 7383 万盎司,较 4 月末增加 6 万盎司,已连续七个月稳步增长。
三、市场对金价走势的不同预测
在全球央行购金热潮的背景下,对于金价的后续走势,不同机构的预测出现了显著分歧:
高盛的乐观预期: 高盛预计 2025 年全球央行的黄金购买量仍将强劲,年底金价可能达到每盎司 3700 美元,到 2026 年中期则有望触及 4000 美元。在极端情况下,金价可能在 2025 年底达到 4500 美元。
花旗集团的谨慎态度: 相比之下,花旗集团则认为未来几个季度金价可能跌破每盎司 3000 美元,并预计到 2026 年下半年金价将回落至 2500-2700 美元的区间。
四、普通投资者的应对策略
面对金价的波动和央行的购金热潮,普通投资者应考虑以下策略:
关注市场动态: 定期关注黄金市场的新闻和分析,了解全球经济形势和央行政策的变化,以便做出及时的投资决策。
分散投资: 不要将所有资金集中在黄金上,可以考虑多元化投资组合,分散风险。
长期投资视角: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其价值通常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时上升,建议以长期投资的视角看待黄金。
适时调整仓位: 根据市场变化和个人财务状况,适时调整投资仓位,避免因短期波动导致的损失。
五、总结
尽管金价近期下跌,但全球央行的购金热潮反映了对黄金未来走势的乐观态度。普通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应保持理性,关注市场动态,合理配置资产,以应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