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崩盘倒计时,华尔街巨头集体唱空美元
近年来,全球资本流动的趋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对美元的需求减弱。近日,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分析师指出,所谓的 “交叉货币基差掉期” 近期出现了转变,这一指标衡量了在现金市场借贷成本之外,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所需的额外成本。
一、交叉货币基差的变化
交叉货币基差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不同货币之间的流动性和需求。当某种特定货币的需求增加时,基差会升高,意味着投资者愿意支付更高的成本来获得该货币。反之,当需求减弱时,基差可能下降,甚至变为负数。
分析师们注意到,在 4 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 “解放日” 关税后,市场对美元的偏好相对较小且短暂。这与过去二十年中美元作为安全资产的地位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在疫情爆发初期,美元曾在全球融资市场上享有长期溢价。
二、美元流动性偏好的减弱
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美元的流动性偏好逐渐减弱,尤其是相对于欧元和日元等其他货币。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近期的交叉货币基差变动表明,投资者对美元计价资产的购买意愿降低,而对欧元和日元计价资产的需求则有所增强。这种现象可能导致借入欧元的成本相对于美元更高,从而对美元的国际地位构成挑战。
三、美元指数的下滑
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已下跌超过 8%,这是该指数推出二十年来最糟糕的年度开局。这一趋势与投资者对美元作为避风港的信心减弱密切相关,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政策不确定性和美国财政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
尽管地缘政治风险仍然存在,显示出在压力时期对美元资产的持续需求,但华尔街分析师更关注的是全球资本流动在更长时间维度上的持久性转变。
四、跨境资金流动的趋势
法国巴黎银行的美国利率策略主管 Guneet Dhingra 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确实存在相当数量的跨境资金流动,特别是从美国流向欧洲。这一现象表明,投资者,特别是欧洲的投资者,正在从美国撤回资金。
高盛的分析师 Simon Freycenet 和 Friedrich Schaper 认为,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缩减可能会持续比美联储的量化紧缩努力更久,加上欧洲的正净国际投资头寸,这些动态将支持欧元资金相对于美元的长期收紧。
五、未来展望
在 “解放日” 之后,货币基差的温和变动值得关注,这可能反映出在全球金融体系比以往更具韧性的背景下,并未出现对美元的争抢。高盛最终认为,在交叉货币基差互换市场中,欧元有可能变得比美元更昂贵,这在过去二十年里是一个罕见的现象。
总体来看,全球资本正逐渐逃离美元,投资者的偏好正在转向其他货币。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减弱,也预示着全球金融格局可能出现的深刻转型。在未来的日子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这一趋势,以便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