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暴涨为何珠宝股遭殃?黄金消费趋势巨变
因中东冲突等因素,国际金价维持高位震荡,然而金价的暴涨却未能给黄金首饰股带来利好,反而导致港股珠宝股集体重挫。截至发稿,六福集团(00590.HK)、周大福(01929.HK)、周生生(00116.HK)分别下跌 5.02%、3.51%、3.24%。
一、金价飙升与珠宝股下跌的背离
以六福集团为例,该公司在 6 月 17 日至 18 日期间累计跌幅达到 9.36%。目前的表现显示,其总跌幅已超 14%。根据六福集团近日发布的公告,该公司预计 2025 财年内溢利较去年同期下跌约四成,主要原因在于金价飙升导致的黄金对冲损失扩大,以及去年因收购金至尊集团而录得的一次性相关收益造成的高基数效应。
公告中指出,撇除黄金对冲损失影响后,经调整后的溢利跌幅收窄至至少 20%;再扣除去年一次性收益,溢利跌幅进一步收窄至至少 10%。其他珠宝企业也面临类似困境,周大福在今年一季度的零售值同比下降 11.6%,其中中国内地市场同店销售下降 13.2%;中国黄金的营收同比下降 39.71%;周大生的营收同比下降 47.28%。
二、金价飙升的影响因素
金价的飙升直接推高了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但终端售价因市场接受度限制难以同步上调,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压。例如,国际金价涨至每克 560-580 元时,金店零售价需覆盖加工费、租金、人工等成本,但消费者对单价超 700 元 / 克的金饰接受度骤降,销量因此断崖式下滑。
此外,金饰作为非刚需产品,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加大。原本 5000 元的金链涨至 6000 元后,购买意愿显著下降。同时,消费者预期金价会回调而选择持币观望,导致短期内客流锐减。
三、消费者行为的转变
随着金价的上涨,消费者逐渐转向银行金条或黄金 ETF 等金融产品,避开实体店的溢价。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金饰需求同比减少 24%,而投资金条的需求却增长了 20%。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二手金饰或 K 金等替代品,传统婚庆黄金消费的占比从 52% 降至 37%。
四、总结
金价的暴涨虽然在短期内吸引了市场的关注,但却未能为珠宝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导致港股珠宝股集体重挫。珠宝企业面临的原料成本上升与消费者需求下降之间的矛盾,凸显了当前市场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珠宝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市场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