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新思路:紧盯央行动态,把握黄金市场未来趋势!
导语: 在当前黄金牛市行情中,各国央行的 “购金潮” 正成为金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虽然购金的真实规模仍不明朗,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一趋势不会停止。
一、央行购金潮的现状
根据高盛分析师的估计,全球央行每月增持约 80 吨黄金,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约 85 亿美元。这些购买行为大多私下进行。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表明,各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每年合计 “扫货” 约 1000 吨黄金,约占全球年矿产量的四分之一。汇丰银行对 72 家央行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央行计划在 2025 年增加黄金储备,没有一家计划出售。
二、地缘政治与黄金的避险属性
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黄金常常被视为避风港。尽管购金潮在特朗普发动全球贸易战之前就已开始,但它突显了各国对过度依赖美元的担忧。过去几年的金价上涨进一步增强了黄金的吸引力。
例如,哈萨克斯坦央行在去年曾是全球最大的黄金卖家之一,但今年已重新成为净买家,计划继续增加储备。哈萨克斯坦央行行长苏莱曼诺夫表示,黄金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不仅是避险资源,更是一种投资资源。
三、通向 6000 美元的 “捷径”
高盛认为,央行购金潮的持续是其年底每盎司 3700 美元预测的主要依据。现货黄金价格最近交投于 3365 美元,距离 4 月份创下的历史峰值 3500 美元并不遥远。
自 2022 年俄乌冲突以来,各国央行的购金速度几乎加快了一倍。这一 “金融武器化” 的举措促使央行考虑多元化储备,而通胀重燃的威胁及对美国政府政策的担忧进一步凸显了黄金的吸引力。
波兰央行行长亚当・格拉平斯基指出,黄金是最安全的储备资产,能够抵御危机并长期保持价值。瑞银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 Massimiliano Castelli 表示,美元面临的威胁可能导致其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持续下降,央行们正在分散投资于其他货币和黄金。
四、未来展望
尽管其他国家货币计价的债券发行量有限,各国央行寻求多元化的选择也相对受限,但资金流入黄金的趋势已成大势所趋。摩根大通预测,未来几年即使仅将外国持有美国资产中的 0.5% 转入黄金,也足以推动金价在 2029 年升至每盎司 6000 美元。
贝莱德公司主题和行业投资主管 Evy Hambro 指出,黄金市场虽然庞大,但美元市场更为巨大。即使少量资金从美元市场流向黄金,也会产生显著影响。
在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背景下,黄金价格有望迎来更大的上涨空间。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央行动向以及全球经济形势,以把握黄金市场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