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后黄金迎来短暂暴跌
导语: 今日早间,在中国宣布与美国达成 “重要共识” 后,现货黄金价格瞬间下跌,触及 3260 美元 / 盎司,日内跌幅超过 2%。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期巴基斯坦与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导致 5 月 10 日 COMEX 黄金期货上涨 0.82%,报 3333 美元 / 盎司,上周累计涨幅达 2.8%。
一、黄金价格波动分析
进入 5 月,国际金价的高位震荡走势似乎已成为常态。业内人士指出,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因素以及关税风波的变数,导致近期金价动荡在情理之中,投资者,尤其是期货投资者需增强风险意识。
记者注意到,作为普通人参与黄金投资的主要渠道,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近期纷纷发布公告,上调黄金积存业务的认购起点金额,并明确提示 “投资有风险”。
二、国际金价波动的原因
长期跟踪黄金走势的分析师表示,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的涨势已突破许多业内人士的预估。根据其所在机构的研判,3000 美元 / 盎司的价格已是合理区间,但金价不断创下新高的最大原因在于特朗普的关税风波引发的 “蝴蝶效应”,大量避险资金流入黄金市场,加之投机者的炒作,导致金价近期涨跌互现,震荡不定。
5 月 11 日,国盛证券发布报告指出,过去一周多空因素交织,导致黄金价格波动加剧。数据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在 4 月末黄金储备环比增加 7 万盎司,为连续第六个月增持黄金。4 月 COMEX 黄金均价、最高和最低价格分别为 3236、3510、2970 美元 / 盎司,这可能成为未来金价运行的参考支撑位。
三、银行风险提示与个人投资门槛提高
尽管银行在黄金价格走强中受益,但近期已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上调黄金积存业务的起购点,并发布风险提示。例如,建设银行在 5 月 9 日发文称,近期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提醒客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
建设银行已将个人黄金积存业务的起点金额从 800 元上调至 1000 元。招商银行也在今年以来四次上调积存金起购点,金额从 750 元提升至 1000 元。这一趋势显示,普通人购买黄金的门槛已提高至千元。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并不希望黄金出现暴涨暴跌的走势,尤其是积存金业务。某上市银行人士透露,尽管上调积存金起购点后,认购客户并无增多,但银行仍希望从中稳定收取手续费。
四、黄金业务的市场表现
过去一周,黄金业务成为舆论焦点。部分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在工行购买的金条质疑为掺假金条。对此,工行回应称经过检测,金条均为 99.99% 纯金,无质量问题。
近年来,除了实物黄金业务,许多银行还推出了积存金、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贵金属融资租赁、贵金属期货 / 期权衍生品交易等多种业务。随着保险机构获批进入黄金交易市场,交易途径进一步增加。
根据银行年报,黄金业务已成为亮点。例如,工商银行的贵金属资产在 2024 年底达到 1721.44 亿,较 2023 年大幅增长。农业银行的实物贵金属销售额同样增长显著,邮储银行和兴业银行也在贵金属业务上实现了快速增长。
总体来看,尽管当前黄金市场波动加剧,但多家银行的风险提示和提高投资门槛显示出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在参与黄金投资时需保持警惕,合理控制风险,关注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