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 + 增产火力全开,美原油熊市开启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OPEC + 的增产决策、地缘政治风险与经济政策的交织,使得油价震荡偏弱,市场对未来走势充满不确定性。周一(8 月 4 日),美国原油 WTI 价格连续第三日下跌,今日跌幅为 1.16%,交投于 66.55 美元附近。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油价 “震荡偏弱、下行压力主导” 的市场预期。
一、OPEC + 增产的背景与影响
OPEC + 决定在 9 月继续增产 54.7 万桶 / 日,这一举措标志着自 2025 年 4 月以来加速退出减产协议的最新动向。这项决策反映了 OPEC + 试图夺回市场份额的核心目标,尤其是在面对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分析认为,当前全球经济表现稳健,库存处于季节性低位,OECD 商业库存的低水平为扩产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撑。
阿联酋被允许额外增产约 250 万桶 / 日,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供应宽松的预期。这种情况不仅推动了油价下行,也引发了市场对油价未来走势的担忧。
二、地缘政治风险与供应不确定性
尽管 OPEC + 的增产直接增加了市场供应,但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对价格走势产生影响。尤其是俄罗斯石油出口的潜在风险,以及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决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尽管美国施压要求印度停止从俄罗斯采购,但印度明确表示将继续履行与俄罗斯的长期合同,这一立场使得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有所缓解,但未能逆转油价下行趋势。
此外,美国对伊朗和俄罗斯的进一步制裁仍被视为潜在的上行风险,尽管目前未对市场造成实质性冲击。
三、经济政策与需求预期的交织
美国特朗普时代的关税政策对油价形成双重压力:一方面,加征关税可能抑制全球经济增长,拖累石油需求;另一方面,美国威胁对俄罗斯原油的买家征收 100% 二级关税,试图通过限制俄罗斯的收入来缓解乌克兰局势,但印度等国的抵制使这一政策的效果受到限制。
高盛等机构指出,随着美国经济疲软,需求下行风险加剧。上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OPEC + 的增产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从而加剧了油价下行压力。
四、短期走势:供应增加主导价格下行
OPEC + 的增产导致周一油价延续了上周的跌势,布伦特原油下跌 0.28 至 69.23 美元 / 桶,WTI 跌 0.46% 至 67.01 美元 / 桶。市场对供应过剩的预期加深了空头情绪,特别是阿联酋的额外增产信号进一步放大了供应宽松的预期。
尽管印度依然保持对俄罗斯原油的采购,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担忧,短期内油价仍然维持在下行趋势中。
五、中期展望:供需博弈与政策风险交织
在未来几个月,OPEC + 的增产计划可能会在 9 月后暂停。高盛预计,OECD 库存将加速累积,季节性需求的支撑将逐渐消退。然而,如果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因油价低迷而减产,OPEC + 可能会调整其策略,甚至考虑进一步释放剩余 166 万桶 / 日的产能,这将持续对油价形成压制。
在需求端,美国的关税政策和经济衰退风险是主要的下行压力。高盛预测布伦特原油在 2025 年第四季度的均价为 64 美元 / 桶,2026 年降至 56 美元 / 桶,部分原因是对需求增长放缓的判断。但如果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表现超预期,或者地缘冲突升级导致供应中断,油价可能出现短期反弹,但中期偏弱趋势依然难以改变。
六、长期展望:市场份额争夺与结构性过剩
OPEC + 的增产策略旨在通过低价挤压高成本产油国,特别是美国的页岩油,重塑全球石油市场格局。因关税推高设备价格,成本上升,加之油价低迷,美国页岩油企业已削减资本支出,活跃钻井平台数量下降,产量增速放缓。这种竞争将导致油价长期维持在低位区间,OPEC + 内部的团结和沙特与阿联酋的协同将是政策执行的关键。
高盛继续维持其油价预测,但警告称美国的关税和经济疲软可能加剧需求下滑,从而进一步巩固油价的下行压力。荷兰国际集团(ING)指出,若印度停止采购俄罗斯原油,可能会消除 2024-2026 年的供应过剩,但这一情景的发生概率较低,过剩格局难以改善。银河证券预计,布伦特原油将在 68-72 美元 / 桶的区间震荡,显示出震荡偏弱的特征。
总结
OPEC + 的主动增产旨在争夺市场份额,同时美国的关税政策则对需求形成压制。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油价承压下行。尽管地缘风险和印度等国的采购韧性为市场提供了底部支撑,但其力度有限。短期内,供应增加主导价格走向;中期需关注 OPEC + 的政策调整与美国经济数据,整体下行压力仍是主旋律;长期则取决于 OPEC + 与美国页岩油之间的博弈结果,油价整体呈现震荡偏弱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