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外汇储备两连涨 3月央行再度增持黄金
导语: 根据国家外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3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 32407 亿美元,较 2 月末上升 134 亿美元,标志着今年以来的连续两次上涨。同时,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也在持续增加,显示出对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重视。
一、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
截至 3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 32407 亿美元,较 2 月末增加 134 亿美元,升幅为 0.42%。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指出,3 月美元指数下跌 3.2%,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动了外汇储备的增长。
具体来看,美元汇率指数下跌至 104.2,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同时以美元计价的全球债券指数和标普 500 股票指数分别下跌 0.4% 和 5.8%。温彬表示,尽管外部不稳定因素增加,但我国经济基础稳健,具有充足的宏观调控工具和政策空间,这为外汇储备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二、央行黄金储备持续增持
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在 3 月末的黄金储备为 7370 万盎司,较 2 月末的 7361 万盎司有所增加,标志着央行已经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瞿瑞指出,央行增持黄金主要是为了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而非单纯控制成本。
近期,黄金价格波动剧烈,3 月 14 日和 17 日现货黄金接连突破 3000 美元 / 盎司,4 月 3 日更是接近 3150 美元 / 盎司,刷新历史高位。尽管 4 月 7 日金价一度跌破 3000 美元,但随后又回升至 3040 美元 / 盎司,显示出市场对黄金的高度关注。
三、黄金价格走势的市场分析
国华黄金投资分析师王祎表示,当前黄金价格波动反映出市场的焦虑情绪。从基本面来看,贸易战与通胀的双重压力将长期利好黄金,尤其是在美国进口成本上升和地缘风险加大的背景下,黄金的抗通胀属性愈发凸显。
瞿瑞进一步分析,未来黄金的走势将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包括特朗普关税的不确定性、对等关税可能加剧的 “滞胀” 风险、全球央行配置黄金的意愿增强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加大。
世界黄金协会也指出,金价突破 3000 美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短期可能存在波动,但基本面的支持将是黄金长期走势的关键。未来,黄金投资需求将受到地缘政治、通胀上升、利率下调预期以及美元走弱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支撑。
综上所述,2025 年第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举措,反映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把握黄金投资的机会。